《小狗钱钱》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儿童理财启蒙的童话故事。许多人可能看到这句话就已经劝退了,儿童、启蒙、童话?这本书似乎不太适合我?人往往有一种迷之自信,认为随着年龄增长,自己在各方面的见识认知也都会自然而然齐头并进地一起增长,这种自信可真是傲慢至极呢!说一句不客气的话,许多人对“理财”理解的粗鄙幼稚程度,相较儿童,其实并无二致。理财,当然是越早培养越好,如果能在儿童时期就有这样的启蒙,从小塑造一个健康合理的金钱观,自然是受益匪浅再好不过。但就如同种一棵树最好的时候是十年前,其次就是现在。那么就趁现在,请卸下你“成年人”的包袱,一起来读一读这本儿童启蒙吧!
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吉娅的12岁小女孩儿,她意外收养了一条狗,取名叫做钱钱。钱钱会说话,后来成了吉娅的贵人,指导吉娅学习理财,不光实现了买一台笔记本电脑、旅游等小目标,还帮爸爸妈妈摆脱了债务危机,自己也实现了财务自由,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理财明星。
吉娅的理财之路可以粗略分为2个阶段:第一桶金,财富增长。吉娅赚取第一桶金的过程中有一个细节,吉娅咨询表哥马塞尔怎样赚钱,马塞尔告诉吉娅,他在敬老院帮老人买东西,陪他们散步就可以赚钱,吉娅马上感慨“可惜我家附近没有敬老院”,马上被表哥无情嘲讽,“对呀,而且你也不叫马塞尔”。书中告诉我们,怎样赚钱应该考虑你知道或能做什么,以及你有什么。从这些角度切入,而不是看到别人通过某一种方式赚到钱就亦步亦趋。这是思维的懒惰,而且别人做了能赚钱的事情,你不一定也能做得好,别人风趣幽默舌灿莲花,陪人聊天就能赚钱,也有人不善言辞社交恐惧,就挣不了这份钱。后来吉娅从自身实际出发,通过帮邻居遛狗,也赚到了第一桶金。整本书苦口婆心循循善诱,要教会我们的正是道层面的思维方式,我们不能迷失于术层面的途径方法中。
我想起我上次建议朋友学习一下理财时,他首先表示理财很好,每个人都应该要学习,但是他马上也表达了两个疑虑,我觉得非常有共性。1.我现在总共也没多少钱,根本无从理起。2.我现在每天工作挺忙的,没有额外的时间学习这种(目前根本用不到的)技能。
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,理财首先应该是一种意识或者思维方式,不需要每天投入花费多长时间学习,通过平时的碎片时间阅读以及自主思考就可以逐渐形成,需要额外投入时间精力学习的是股票、基金等理财工具。理财这种思维方式根本不关乎你手上有多少资产,100万需要理财,100块同样也可以理财,只要做好管理规划,100块也可以慢慢积少成多。而且不要幻想只要收入提高了,我就肯定可以存很多钱,实际上在没有理财规划的时候,人的消费跟收入往往是一起增长的,到最后还是存不下多少钱。
量入为出是理财的第一步,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统美德,很多人在潜意识里就有储蓄的习惯,但是多数是无规划的储蓄,这样的储蓄积累容易被冲动消费挥霍掉。正常来说,每个月的收入总是要大于支出的,收入通常比较稳定,一个月能有多少储蓄就看支出了。房租水电、正常的衣食住行没得省,此外的消费就可以多考虑一下,想一想你的理财小目标,下一双鞋一定要买 AJ 吗,苹果出了新款手机一定要换吗?
等你完成一定的资产积累,就可以开始第二阶段资产增值了。用书中的寓言来说,就是养鹅下蛋,用你的钱来做一些稳健的投资,获取投资回报,让钱来为你赚钱。这只鹅不必一开始就很大,可以从小慢慢养到大,但是一定不要让它因为其他计划外的消费,突然夭折。所以你的可支配资产应该分成多个部分,一部分用来养鹅,一部分可以用来为你近期的小目标储蓄,一部分用来提升当前生活品质等。